40度熱浪席捲歐洲
極端氣候發威,來自非洲的熱氣團襲擊歐洲,1日不少地區氣溫甚至飆破攝氏40度。巴黎氣溫達到39.7度,比2003年致命熱浪還高。同一天英國測得攝氏37度,正在舉行的溫布頓網球公開賽,發生球童被熱暈的事件。西班牙部分地區則出現攝氏44度高溫,還面臨山林野火威脅。葡萄牙已有100人被熱死。義大利、荷蘭等地動物園準備了冰塊,讓動物們消暑。
隨著各地溫度衝破40度大關,聯合國警告,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熱浪只會更頻繁、威力更強,此前熱浪在印度奪走逾2000人命;巴基斯坦也有逾1200人死亡。聯合國並呼籲各國發布預警系統,提醒民眾,尤其是老人、病人和幼兒注意高溫的危險。世界氣象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亦聯合發表了一份有關開發熱浪預警系統的指南,希望通過早期預警系統的建立,有效保護人們免遭熱浪所帶來的各種危險。…
強烈呼籲香港大學與中文大學帶頭「去碳撤資」!
以下是我交給兩位畢業生評議會主席的公開信:
To The Standing Committees of the HKU Convocation & CUHK Convocation,
An Urgent Call for our two Universities (and subsequently all universities in Hong Kong) to Divest from the Fossil Fuel Industry in order to Combat Global Warming and …
這改變了一切! 氣候、全球公義與資本主義的角力

二零一零年初,筆者在「傑出青年協會」的周年大會上,宣讀了一份由我草擬的《傑青綠色宣言》,並獲得大會通過。不久,這份宣言被登於協會的網站主頁。同年十一月十四日月,協會更舉辦了一個新聞發報會並於《經濟日報》出版特刊,以引起社會對全球暖化這個重大議題的關注。《宣言》中的一句這麼說:「哥本哈根會議失敗,全球股市不跌反升,反映世人缺嚴重缺乏危機意識,並繼續沉迷於醉生夢死的生活。我們就像「溫水煮青蛙」寓言裡的青蛙,大難將至還完全沒有逃難抗災的意志和決心。
「本會在此緊急呼籲,毋論作為香港公民、中國公民還是世界公民,我們都必須把對抗全球暖化放到最高的戰略地位。簡單的邏輯是,如果我們在這場「戰爭」中落敗,其他的戰略目標如經濟發展、國家富強、社會公義、世界和平、精神文明建設等的追求都會成為泡影。
今年九月,著名加拿大女記者兼社運分子娜歐米‧克萊茵(Naomi Klein)出版了一本名叫《這改變了一切》…
暖化下的雪災?
「全球暖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全球暖化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科學爭論!」
「全球暖化根本是個騙局!」
過去十多年來,普羅大眾不斷受到上述三種互相矛盾的論調所「轟炸」,一些人無所適從身心疲累於是充耳不聞。而每當冬天來臨氣溫驟降,再加上新聞報導內地或外國出現特大雪災之時,他們更會喃喃地咒罵:「又說全球暖化愈來愈熱!敢情是接危言聳聽罷了!」
這種反應一方面可說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卻也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誤解。
特大雪災的出現是否推翻了全球暖化的論斷呢?當然不是!相反,它們甚至可說進一步印證了全球暖化這一事實。此話何解?且聽筆者道來。
首先,地球的大氣層是一個異常複雜的系統。就以夏季和冬季的氣候來說,雖然引至這種季節性變化的天文因素非常穩定,但每年的夏天有多熱以及每年的冬天有多冷,都存在著隨機性的波動變化。…
食德科學
香港電
《緣來好食德》由李偉才博士主講的結尾片段《食德科學》
第一集
今天,一些小朋友以為沒有錢的話,只要到銀行的自動櫃員機提款便可,而不知道我們必須先工作、後賺錢然後才可以提款。同樣地,今天很多人也覺得沒有食物的話只要往超級市場購買便可,而不知道即使今天的科技如何發達,食物的生產仍是要透過大自然的恩賜和農夫的辛勤勞動才可以獲得。
不錯,農業的機械化、化學肥料的大量使用、大規模的水利灌溉、以及不斷的品種改良令糧食生產在過去一百年以倍數增長。但不少專家指出,這種增長已經接近極限。極限的一大源頭,是我們對大自然的過度破壞。隨著人口與經濟的增長,不斷上升的需求與自然界的極限將導致糧食短缺的危機。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生產的糧食之中,有近三分之一因為種種的原因被浪費掉。…
將子女推向深淵
很高興文友麥子最近張貼的「全球暖化是否騙局?」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他文末提到的《喚醒69億隻青蛙—全球暖化內幕披露》,是我於2011年出版的一本書,其中的一章正是〈為什麼有人聲稱這是個騙局?〉
大家從新聞報導應已得知,科學家最近公報,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經達至400ppm(容積上的百萬分之四百)這個驚人的水平。說是「驚人」絕對沒有誇張,因為按照科學家研究所知,過去數百萬年來,這個水平都只在180至280左右變化。上次接近400這個水平至少是三百萬年前的事情,當時的全球溫度固然較今天的高,而海平面更較今天的高出五米之多。
筆者首次從電台聽到這一報告時,報導員接著下來的一句是:「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即將面對氣候災難。
我真不知這句話出自何人之手,但此人顯然已經犯了「反人類罪」。人類此刻已經面對連綿不斷的氣候災難:特大的旱災、水災、風災、熱浪、山火等已經奪去了無數人的性命,而凍土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已經在摧毀無數的家園。由於自然界的延滯效應(如今多出了的二氧化碳至少會在大氣中留存過千年),即使我們奇蹟地從這一刻便停止任何二氧化碳的工業排放,全球暖化和氣候災變仍會持續至廿二甚至廿三世紀。
更何況排放不但不會在短期內停止,反會繼續不斷的增加。按照科學家的推斷,二氧化碳水平在十九世紀中葉為280ppm左右,至1958年人類進行實測時,這個數值已經升至315,亦即一百年內升了35ppm左右。但自1958至今這短短55年間,這個水平卻是升了85ppm之多。不用說這種急升在地球歷史上從未出現。
按照這一速度,我們不出廿五年便會超越科學家提出的450ppm危險警界線,而凍土(佔全球陸地面積14%)將會全面融化和釋出巨量的甲烷氣體。由於甲烷的吸熱作用較二氧化碳大上廿多倍,全球暖化將會如火上加油一發不可收拾。
你可能會說還有時間,因為廿五年內可以有很多事情發生。但請看自…